▲“這是我第8次獻血了!”21日,市人武部張青厚在愛心獻血屋自豪地展示他的3張無償獻血證,與他同來獻血的還有人武部另外3名同事。
▲疏港高速,蓋頭一角掀起來。近日,沉寂許久的疏港高速逐漸熱鬧起來。疏港高速項目部經理徐勤裝介紹,今年6月底前,他們將重點完成剩下的瀝青攤鋪、兩側輔道施工和防排水、防護工程的收尾工作,“公司一定保證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確保疏港高速在今年9月前建成通車。”
▲石頭生金子,金子變福利。“別看我們村只有503人,如今村里酒樓、超市、新房樣樣不缺,日子過得可滋潤呢。”昨日,談及這些年村里的發展,北馬鎮臺上殷家村村民韓仁卿一臉的自豪。該村石材資源豐富,村集體成立了采石場,后向外承包。村集體有了收入,村“兩委”從村民福利上入手,除了發放逢年過節、醫療保險、閉路電視的各項補貼外,住院慰問金的發放讓村民心里暖洋洋的。
▲一村一策促增收。北馬鎮今年將根據全鎮各村經濟基礎和班子情況,通過盤活資產、引進項目、土地開發等方式,因村制宜、一村一策,逐步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拓寬群眾增收致富主渠道。抓好工作落實,建立農村干部干事創業、全鎮重點工作兩本臺賬,明確任務、時限和責任人;實行每月調度、半年總結、年底總考核的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全鎮263件惠民實事落到實處。
▲圖片:因去年冬天我市大范圍降雪,造成農村公路路面破損嚴重,地方公路局出動了大型車輛、人力,共對4條線路,6000余平方路破損路面進行及時修復。圖為昨日,工作人員在張新線修補坑槽。
▲調研聽建議,發展惠民生。今年,東萊街道政協聯絡組將圍繞數碼科技大廈、五洲國際商貿城等一系列重點項目,做好配合工作。該組還積極承擔市、街兩級重點項目,新上一處500噸冷風庫,擴大各類果脯生產、儲藏規模,增加出口創匯;搞好博商網絡營銷平臺、校園便利店以及三期東擴項目建設,進一步繁榮我市三產經濟。東萊街道聯絡組組長郭志棟表示,今年,他們還將重點落實“委員愛心行”等社會民生活動,組織政協委員每月至少2次深入農村等地進行走訪,切實做到解民憂,排民難。
▲辦證無時限,老人莫扎堆。20日,公告發布后的第一天,蜂擁而來辦理免費乘車證的老年人忙壞了公交公司工作人員。當天四個辦證窗口,共辦理1328個,是平日里滿負荷辦理的四倍。公交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本次老年證辦理免收一切費用且辦理也不設時限,只要在正常工作日均可至文化廣場一樓辦理,希望老人切莫扎堆,錯峰辦理。
▲“擠出”新空間,城建新規劃。18日,開發區城建局八里沙河沿河路修筑工程正式啟動,困擾恒通物流園貨運車輛出行的難題迎刃而解。據了解,沿河路修建工程全長400多米,目前正在修筑道路排水系統,開發區城建局市政科負責人表示,將盡量縮短工期,在6月底前完成全部配套施工。
▲龍港街道團工委開展志愿服務。近日,龍港街道團工委響應學習雷鋒精神的號召,推進“藍絲帶在行動”志愿服務,組織衛生界的青年志愿者到社區、農村中,為百姓免費查體,開展醫藥知識講座。許多村民“有備而來”,帶著筆、紙在現場咨詢志愿者有關問題,同時做好記錄。
▲建設文化大院,搭起百姓舞臺。20日上午,三甲于家村村委大院內機器轟轟作響,東邊原有的老房子已沒了蹤影,“我們要建文化大院了。”村民于雪梅高興地說。對于新的文化大院,村民們都報以期待,一喜歡戲曲的村民告訴記者,文化大院不僅將解決路途遠的問題,還能邀請其他村的戲迷到自己村里來,互相交流學習。村黨支部書記于景樂表示,今年,村“兩委”共投入20余萬元建立200平米左右的文化大院,為村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
▲授專業理論課,傳學習正能量。近日,龍礦集團熱電公司采取全員培訓、競聘上崗等方式,培養優秀技能人才,傳遞企業發展正能量。該公司重視全員培訓,包括鍋爐、汽機、化水等近十個專業、二十個系統,分期分批進行授課。為夯實技術根基,該公司于近日對公司6個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公開選聘,為了能真正把真才實學的人員選聘到工程技術崗位上來。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