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入冬,但是諸由觀鎮清汶村生態果蔬基地里卻春意盎然,黃瓜、西紅柿、甜瓜……色彩繽紛的瓜果蔬菜散發著濃濃的清香,讓人垂涎三尺.
清汶村過去在種植黃瓜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由于前幾年效益低,不少村民轉行干別的,如今,農機局選派到該村的第一書記成世寶和村兩委成員拾起光榮傳統,再次開拓”菜”路.
去年底,清汶村黨支部書記張基建等7戶村民利用本村種植黃瓜等蔬菜的經驗優勢,發起成立了健達生態果蔬專業合作社.今年3月,在全市召開農村干部干事創業強村富民動員會后,清汶村兩委多次開會研究分析,認為清汶村因地理位置、土地、運輸問題的制約,并不適合種植果業和發展工業,如果仍發展糧食種植收入增加緩慢,還是應該從具有傳統優勢的蔬菜種植上做文章.
通過外出參觀考察開闊思路,該村決定引進蔬菜先進種植模式和技術,打造一個高標準、管理現代化的蔬菜生產基地做示范,引導村民種植綠色有機的新型蔬菜增加收入.
村兩委從壽光聘請技術骨干,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專家來基地指導技術.到各級相關部門辦理”有機”、無公害手續,村集體作擔保,招用本村村民來基地打工.今年年初,清汶村村集體采取土地和技術入股的形式,同村里的其他五戶村民一起投資,成立生態果蔬基地.在設備投入上,基地投入近450萬元,建立了11個陽光溫室大棚、6個冷棚和1個大型觀光大棚,引進了荷蘭水果黃瓜、各種新奇西紅柿和水果品種,給果蔬施有機肥.
一年時間過去了,果蔬大豐收,清汶村的生態果蔬成為本地的”明星產品”,是市民津津樂道的健康美食.同時,果蔬基地也為村民們帶來了不菲的收益.基地每年能提供30個就業崗位,村民劉彩華在基地打工,每天收入約70元,一個月下來,在家門口就能賺2000多元.打工的耳濡目染,也讓村民看到了生態種植的好處,不少村民躍躍欲試,也想利用自己的大棚加入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統一銷售.
基地的發展壯大,讓清汶村再度成為蔬菜大村,村集體也有了收入.這時,清汶村創業的勇猛勁頭已經漸漸平息,村兩委成員開始考慮如何為村民謀更多福利.張基建說:”下一步,咱還得在種好菜的基礎上,讓村民腰包更鼓,生活更安逸.”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