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濛茶茶
有位作家,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寫下了自己老年之后的愿望,一共列舉了十七條,第一條就是:不娶少婦。這個作家在兩百多年前就去世了,他所列舉出來的其他十六條愿望,即便放在今天,也還具有現實意義,唯有第一條,由于樂此不疲,躍躍欲試的老年,應該說是中老年男士太多了,似欠缺一定的群眾基礎,在200多年之后,依舊有待商榷。
回顧歷史,再看今朝,老牛吃嫩草仿佛真的是順乎一種本性,壓抑都顯得是不道德,自然有人會跳出來說:這是老不正經。但也有一種說法叫:老當益壯!可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不管怎樣,能吃到的都是能耐,至于是否消化、塞牙與否且不論,至少這青春煥發的年輕女子,能激發起老男人性能力的殘渣余瀝,雖不是一劑良藥,但一樹梨花壓海棠又豈止只是張先之夢想,而蘇東坡之調侃中誰又能說沒有一絲酸味呢。
身邊就有這么一個事例:男人姓費,當了爺爺之后,娶了一位小自己20多歲的少婦,很快就老來得子,生了一個女兒。原配將此視為家丑,一夜之間蒼老憔悴了許多,一直獨居,帶孫子,某日見到,已是垂暮老婦。而費老已有70多了,依舊時尚前衛,那日見他牛仔褲,羽絨服,鴨舌帽,一副年輕小伙子的打扮,身邊的女兒已出落的亭亭玉立,這段曾不被看好的老夫少妻的結合,也算是修得正果,羨煞旁人??梢姡粯淅婊軌旱购L牡?,便是能耐,畢竟男人的存在感很多時候來源于征服,若對象是年輕自己很多的女性,成就感自然倍增。
而這樣的事例在現實社會,更是俯拾皆是,名人中就有無數典范,如孫中山與宋慶齡,張學良與趙一荻,喬冠華與章含之,魯迅與許廣平,金庸與林樂怡,李敖與王小屯,余秋雨與馬蘭,楊振寧與翁帆……而楊振寧在給翁帆的詩中更是如實寫道:上帝恩賜的最后禮物,給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歡喜。沒有心機而又體貼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輕盈靈巧,生氣勃勃而又可愛俏皮,是的,永遠的青春。
想起納博科夫的成名作《洛麗塔》,書的開頭是這么說道:“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光,我的罪惡,我的靈魂。”這種激情不知是誰賦予的,但卻貫穿整部書。洛麗塔是一個仙女,同時也是一個妖精,既讓人變得單純,又讓人想犯罪??梢哉f洛麗塔代表的就是一種欲望,一種能讓男人沖動,犯罪的欲望。這種欲望并非單純的來源于精神,更多的是肉體。
換言之,就是每個男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洛麗塔,那是一種本能,是一種天性,但更多時候只能去幻想,只有少數的能有幸借愛情的名義如愿以償,成為亨伯特??梢哉f洛麗塔會令很多人發現自己內心的虛偽,但這不是經她的手來揭穿的。有云食色性也,又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穿之人定曾是色徒,如同坐懷不亂的柳下惠,誰能斷言其不是因為有功能障礙呢?
[YZ_list][mp3 url=”http://bcs.duapp.com/jobwordpress/mp3/13773434061398632084.mp3″ title=”Lolita-卓亞君”][/YZ_list]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