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面粉、酵母、豬肉餡、蔥、海米、鹽、香油、花生油、豬油、味精、青醬(醬油)
做法:
少量肥肉熬成豬油,用豬油調和一大勺面粉成油酥
取兩份等量面粉,一份用80度左右開水燙面,邊倒熱水邊攪拌,稍微涼后,活成燙面團
另一份用冷水活面,水里加入少量的酵母,活成和餃子面差不多柔軟的面團(酵母的用量,200克面粉放1克酵母),兩塊面團醒20分鐘
肉餡(肉要選擇二分肥八分瘦的優質肉),加入鹽、醬油、味精、一點香油、兩大勺肉湯、兩勺花生油攪打均勻
蔥切碎,姜切末,泡發的海米切碎,加入到調好味的肉餡里,攪拌均勻
醒好的兩塊面團揉到一起,一定要揉勻揉透,揉的時候加入一點豬油使面更滋潤
揉好的面團搟成大片,上面抹上一開始做好的油酥,從一邊向另一邊卷起,卷緊卷勻
卷好的長條分成大小均勻的機子,層次的斷面向上壓扁
將劑子搟皮,就和搟餃子一樣,挑上多多的餡料,包成菊花頂的小包子形狀
平底鍋地方少量的油,將有褶的那面向下,小火慢慢煎,中途要記得蓋鍋蓋
煎好一面再煎另一面,不斷重復翻轉,直到肉盒全部成熟,
將肉盒豎起來不斷滾動,讓各個面都能受熱,確保成熟
注意:據說正宗的黃縣肉盒要活四種面,油面、燙面、發面、冷水面~~~這個也無從考證,不過真的好麻煩,油面還要用大油和面,不算健康食品~~~~
所以,我稍微改良下,做成了油酥,抹在上面,既能起酥,也適合太后等中老年人食用
我把冷水面和發面結合了起來,讓面最后不會那么硬,操作更方便了
黃縣肉盒之所以越來越少,就是做這個真的很費事,就算我這改良版,也比普通面食麻煩了很多,時間和成本的限制,讓它漸漸離開了街頭,只能在酒店里見到~~~
最主要的就是最后的煎, 一定要用平底鍋小火煎,龍口人土話叫“煉”或“be”(讀三聲),就是用小火長時間滴煎制面食,不能加一滴水,靠著鍋的溫度和不停翻轉,使最后成品完全成熟,外皮酥脆,內里軟嫩。
(作者:笛子)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