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地圖
日前,市政府新聞辦召集市衛計委及市腦血管病質控中心、市120急救中心聯合首次發布“煙臺市急性腦卒中溶栓地圖”,在全市14個縣市區,確定煙臺市煙臺山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煙臺市中醫醫院、濱醫煙臺附院、蓬萊市人民醫院、海陽市人民醫院、招遠市人民醫院等27家醫療機構成為首批“溶栓醫院”,?與“120”急救院前救治體系結合,形成覆蓋全市700萬人口的腦血管病快速救治網絡,以期提升急救能力,致力于腦血管疾病的?“精準高效救治”。
煙臺市腦血管病質控中心主任、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梁輝教授介紹,俗稱“中風”的腦卒中是目前我國致死率和致殘率第一的疾病。當前,煙臺市有8萬人患腦中風,而且每年有約1.6萬的新發病例,每年有約6800余人死于腦中風。腦卒中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種。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占60-80%,如果腦組織的血供中斷,每分鐘就會有190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每耽誤半小時搶救,就有大約12%的患者失去恢復的機會,致殘率及死亡率將大幅提高,在發病3-4.5小時內,通過溶栓或介入取栓早期開通血管是決定腦卒中患者生死存亡的關鍵。
為了讓中風病人得到更高效、更優質的救治,我市正式啟動了“溶栓地圖”,在全市確定首批27家急性腦卒中醫療救治定點醫院。
煙臺市“溶栓地圖”是國內領先的由急救“120”指揮系統和溶栓醫院聯合提供技術支持的卒中救治網,由覆蓋各縣市區的定點醫院和“120”急救串聯而成,對患者進行快速高效的醫療救治。
煙臺市衛計委鄒志強副主任告訴小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關于提升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醫療救治能力的通知》,市衛計委前期一是要求各有關單位加強急診急救體系建設,發展有條件的醫院加入120急救網絡,進一步縮短急救半徑,加強120院前急救體系的信息化建設,二是要求各有關醫院要加強心腦血管及介入放射學等專業的專科建設,建立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綠色通道,按照心腦血管疾病診療指南規范開展早期再灌注治療,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救治能力,三是要求各質控中心要充分發揮專業作用,加強對相關醫院開展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醫療救治工作的指導和考核。市腦血管病質控中心經過摸底檢查、考核驗收,認定了27家醫院為腦血管病溶栓治療醫院,接下來,全市將以120急救網絡為依托,在“120”急救中心、各定點醫院之間建立聯動機制,以期將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不斷提高救治效率。
市120急救中心常黎明主任要求各入網醫院要繼續加強腦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建設,優化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人員要加強業務,將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送往有救治能力的醫院,同時呼吁廣大市民要多學習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早發現并及早撥打120電話報警,達到早治病,減少死亡致殘率的目的。
首次發布的“煙臺市溶栓地圖”共覆蓋27家醫院,其中5家是市級臨床救治中心,22家為區縣級臨床救治中心。這些地圖里的市級臨床救治中心通過了煙臺市腦血管病質控中心嚴格考核,有豐富的溶栓經驗,并暢通腦卒中救治通道,可大大縮短院內急救時間,提高溶栓成功率。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梁輝主任介紹,市級臨床救治中心將對定點縣區級臨床救治中心進行技術輸入、卒中單元建設和雙向轉診,以形成煙臺市腦梗死急救網絡、便于市民就近急救。
對于腦梗死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對此,煙臺山醫院梁輝主任建議市民都應牢記快速判斷卒中癥狀的口訣,即“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如果發現這一癥狀中的任何一個,應立即拔打120急救電話,患者家屬可以按圖索驥,選擇前往該地圖上就近醫院及時救治。對符合溶栓條件的患者,應配合醫生治療,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后遺癥”的發生。
芝罘區:煙臺市煙臺山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7醫院,煙臺市中醫醫院,煙臺芝罘醫院,煙臺海港醫院。
福山區:福山區人民醫院
開發區:煙臺業達醫院
牟平區: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
龍口市:龍口市人民醫院,龍口市中醫醫院,煙臺北海醫院,煙臺龍礦中心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南山分院。
萊州市: 萊州市人民醫院
蓬萊市:蓬萊市人民醫院,蓬萊市中醫醫院
萊陽市:萊陽中心醫院
海陽市:海陽市人民醫院,海陽市中醫院
招遠市:招遠市人民醫院,招遠玲瓏英誠醫院,招遠市中醫醫院
棲霞市:棲霞市人民醫院,煙臺桃村中心醫院
長島縣:長島縣人民醫院。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