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煙臺市地圖上可以看到,煙臺北部沿海一帶,鐵路交通是一片空白。不無夸張地說,鐵路是煙臺北部地區最大的短板。蓬萊、招遠等地,至今都沒有一條鐵路開通。而在龍口和萊州,雖然境內的大萊龍鐵路從2006年開始就投入使用,但因為是地方鐵路,無法接入全國鐵路網,其利用率僅有4%左右,遠遠不能發揮其本應起到的作用。
為此,龍煙鐵路的建設開工不但使得蓬萊等地告別無鐵路的尷尬歷史,還能激活大萊龍鐵路,和正在建設的德大線一起,構成德龍煙鐵路,使得北部沿渤海一帶,串聯成一體。
同時,李教授告訴記者,龍煙鐵路的建設還能促進北部縣市經濟與煙臺內地經濟的融合,促進產品物資的流動。李教授說,煙臺市的經濟發展呈現出一個這樣的特點,就是煙臺市區工業產業稍顯薄弱,而縣市的發展速度卻非常快。例如,龍口市的經濟,多年來就一直走在煙臺縣市發展的前列,連續多年位居山東省全國百強縣首席就是很好的證明,而蓬萊的旅游業,招遠的采礦業等都發展得非常好。為此,龍煙鐵路開通之后,將會促進煙臺市區與縣市的交流,促進經濟的共同發展。
加強區域一體化,極大擴展產業鏈
李教授認為,龍煙鐵路的開工建設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促進區域一體化。通過鐵路,煙臺市區和縣市之間將緊密聯系起來。
如今,煙臺市區和各個縣市之間,在產業分工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根據各地的資源優勢,煙臺各個地方可以進行聯合和互補。在龍煙鐵路線上,萊州、招遠不但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采礦冶煉行業相當發達,這就需要相關行業的跟進。例如,采礦冶煉行業的發展,將帶動機械加工業的發展,而這些行業將隨著鐵路的建設不斷地向外延伸。李教授說,龍煙鐵路建設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為產業鏈條的延伸和拉長提供了必備的交通條件。而產業鏈的延伸也加強了煙臺各個地方的經濟交流和一體化,“區縣與區縣之間,形成了一種產業上下游的關系。”李教授說。
貫通“一線七港口”,資源流動更便捷
“一線七港口”,這是業內人士對龍煙鐵路與煙臺港口群之間關系的描述。在龍煙鐵路經過的北部沿海一帶,分布著煙臺港西港區、蓬萊港、龍口港等七大港口。
為此,龍煙鐵路的建設,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煙臺各港口的鐵路疏港能力不足的問題。在這個層面上,很多人士認為,龍煙鐵路將成為第二條膠濟鐵路。魯東大學經濟學院的徐老師告訴記者,“鐵路的疏港能力,是汽車運輸無法比擬的,全球任何一個港口的發展,都離不開鐵路。”
此外,徐老師還認為,龍煙鐵路的建設,還將有利于資源的流動,架起海洋與內陸的橋梁。海洋運輸以其大運力、低價格,成為當今世界最為廣泛的運輸方式,而在陸路上,鐵路也同樣擁有這樣的優勢,“港口是海洋與大陸的結合點,而鐵路則是海洋與大陸交流的橋梁”。
連接藍黃經濟區,協同發展添動力
對于龍煙鐵路建設的意義,山東區域發展戰略研究所的李教授還指出 ,龍煙鐵路、大萊龍鐵路、德大線組成的德龍煙鐵路,其最大的意義是連接起了藍、黃兩大經濟區,戰略意義非凡 。
藍黃兩大經濟區,既存在差異化 ,又有著重疊。李教授指出 ,所謂的差異化就是兩個經濟區的定位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山東藍色半島經濟區著眼于海洋經濟的發展,而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則著眼于觀光旅游、高效農業等生態經濟。而重疊則是東營、濰坊、濱州等地區,既是藍色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的一部分。為此,德龍煙鐵路,將成為兩大經濟區溝通交流的交通動脈,橋接起兩大經濟區,為兩大經濟區的協同發展提供了交通要素。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