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實施的民事行為從開始起就無法律效力,無效的法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無法律約束力。近日,龍口法院為一名上海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確認購房合同無效并退回6萬元預付款。因其本人及家屬均在上海,龍口法院通過視頻、傳真等通訊工具辦理了手續,免除對方的舟車勞頓。
上海一市民預交6萬元龍口購房
因看中龍口市投資環境及房地產升值空間,家住上海浦東新區的唐某,于去年預交6萬元購買了龍口市某房地產公司出售的商品房一套。
今年四月份,唐某的父親得知此情況后,即通過快遞向龍口法院立案庭郵寄了起訴材料,要求確認唐某與某房地產公司簽訂的購房合同無效并退回6萬元預付款。
購房者患有精神疾病,無民事行為能力
通過訴狀法官得知,原來,20多歲的唐某患有精神疾病,早在2009年即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宣布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唐某的母親早已去世,父親身患重病,唐某購房的6萬元預付款原是父親給她的生活費,以供她日后生存下去。沒想到女兒卻將這些生活費當作了買房的投資款,讓父親非常震驚和擔憂,所以趕緊準備了材料給龍口法院寄過來,希望法院能從中調解,將預付款索回。
得知這個特殊情況后,立案庭立即通過電話聯系到唐某的父親,但是電話一直無法接通,且因提供的地址不具體,該院通過快遞寄回去的材料也被退回,案件一時陷入僵局。
法院確認購房合同無效,退回6萬元預付款
正在此時,同住上海浦東新區的蘇某前來龍口法院立案,立案庭工作人員遂拜托蘇某回到上海后,按照提供的地址尋找唐某的父親。蘇某回到上海后,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唐某的父親。立案庭工作人員遂與唐某父親溝通后為其辦好了立案手續,并將相關情況記載在案件風險評估表上。
考慮到唐某的情況,辦案法官決定運用科技手段審理此案,避免唐某父親來回長途奔波。通過視頻、傳真等辦公設備,法官仔細核對了原、被告的身份,核查了相關證據,通過與原、被告多次電話溝通最終達成調解協議,雙方簽訂的購房合同無效,某房地產公司退還6萬元預付款。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行為從開始起就無法律效力
辦案法官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無效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在本案中,唐某因患有精神疾病,被上海法院系統宣布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其簽訂的購房合同無效,房地產公司應退還購房預付款。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