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展“讓群眾滿意”活動中,煙臺龍口工商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引導干部職工著力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平,著力讓市委、市政府放心,讓企業和群眾滿意。
著力于改進工作作風。該局組織干部職工深入企業、農村、學校等開展“大走訪”活動,通過發放《意見征求書》、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加強作風建設,堅持想企業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行為上推行“三不”執法措施,即:“對關系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食品、藥品、農資商品等的監管不放松,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制假售假等違法案件的查辦不手軟,對無證無照經營或虛假宣傳或坑蒙拐騙違法行為的查處不留情”。在效果上推行“五無”監管標準,即:全市所有的網格化轄區,要達到“無照經營、無假冒偽劣、無消費投訴積案、無傳銷活動、無對工商干部舉報”的標準。網格轄區監管員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職權。
著力于提升服務形象。強力推進服務的轉型升級,以《龍口市工商行政管職能定位指南》、《龍口市工商基層工作規范》、《窗口服務工作指南》、《文明禮儀手冊》等規章制度,規范服務行為,落實服務承諾制度。在所有的窗口,組織開展了“五個一”服務和“亮出標準、亮出身分、亮出承諾”服務活動,通過政府“窗口”公開服務項目、服務措施、服務政策、服務標準、服務程序等。大力倡導“三辦”服務(即提前介入引導辦、符合條件馬上辦、遇到急事特殊辦),不斷完善限時服務、提醒服務、延時服務、跟蹤服務、預約服務、登記事務代理服務等多項服務措施,努力使企業和群眾在窗口能一次性辦結事務,盡可能地方便企業、方便群眾。今年以來,共受理預約服務65家、延時服務24家、提醒服務105家、受理咨詢480條次。
著力于支持經濟發展。積極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圍繞服務大項目,推動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的深入,對市政府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及時掌握項目發展動向,以政策為導向,提前介入,參與論證。圍繞市場準入,下放登記權限,降低市場準入門坎,放寬經營范圍,縮短辦照時間,簡化辦照程序,有效促進轄區企業、商戶增資擴容。圍繞“品牌興市”,大力推進商標戰略的實施,年內力爭新認定中國馳名商標1件以上,山東省著名商標6件以上。今年以來,全市新登記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7.2%、12.2%。支持12家個體工商戶轉型為有限公司,簡化住所使用證明手續6戶,經說明對5家超過6個月未開業或連續停業6個月以上的企業予以通過年檢。
著力于促進農業發展。針對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的趨勢,積極推進訂單農業的發展,指導幫助農民提高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提升農業生產標準化、專業化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為方便群眾辦理專業合作社登記手續,采取基層工商所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的辦法,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辦提供咨詢、受理、審批一站式便捷服務。目前,全市參與訂單農業的龍頭企業16家,農戶3萬余戶。省工商局于今年三月在此召開了現場觀摩會,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贊許。
著力于食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國計民生,龍口市工商局采取多項舉措,嚴把食品流通許可證發放關,嚴格確定食品經營市場主體資格,切實改善全市食品安全狀況。推廣使用食品電子監管系統,實現全市流通環節食品批發和食品添加劑經營電子記錄、電子查詢和電子監管,實現食品經營流向可控、源頭可溯、責任可查。加強食品日常監管,完善食品快速檢測體系,嚴格食品質量監管和抽樣檢查。切實規范食品經營行為,重點打擊各類食品非法添加、地溝油、篡改食品保質期以及假回收、真回流等違法行為。
著力于維護消費者權益。從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將消費維權工作與提振消費信心、推動消費升級、釋放消費潛能有機結合,與維護群眾利益、維護市場秩序、維護社會穩定統籌考慮,自覺地運用工商監管執法權為群眾做事、謀利,把社會和百姓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維權工作的重點,打造排憂解難的“民心工程”。在12315消費維權功能建設上,大力推進“一會兩站五進”工程,建立了程序規范、運轉高效、處理得當的投訴和解機制。去年以來,共受理各類消費糾紛投訴682起,和解成功率達99.6%,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5萬元。
在3.15期間,舉辦了“消費與安全”年主題大型宣傳咨詢活動、開展了3.15下鄉宣傳咨詢周活動、在相關大眾媒介推出了“3.15維權專欄”、龍口市工商局和消協的主要負責人做客“民生快車道”,與廣大市民共同探討消費安全的話題、會同相關部門集中銷毀了一批價值百萬的假冒偽劣商品等。同時圍繞食品、藥品、保健品、農資、醫療、美容等危及消費者安全的行業,聯合質監、衛生、藥監、農業、公安等開展了打假維權專項整治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共出動執法車輛16臺次、80多人次、查處假冒偽劣商品7類20多個品種,價值2萬余元。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