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城區和鄉村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農民住進樓房,實現“城市夢”。近年來,圍繞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市建設局村鎮辦扎實開展社區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示范鎮建設、村鎮房屋產權登記等各項工作,為群眾樂享生活創造良好環境。
農民進樓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穩步推進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休閑生態園……如今的王格莊社區,步步有景,處處如畫,成為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典范。
我市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以來,市建設局村鎮辦工作人員深入全市16個鎮街區,逐村走訪,了解百姓意愿、村級實力等,對群眾簽訂的拆遷協議進行復查審核,確保實屬自愿。在此基礎上,村鎮辦聯合財政局、國土局等部門制定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各項政策和實施方案。“俺村拆遷建設時,建設局的同志沒少跑腿,俺們能住上這么好的社區,多虧了他們。”王格莊社區76歲的劉女士高興地說。
王格莊社區作為我市首個新型農村社區,自2010年建設以來,村鎮辦高度重視,幫忙熟悉工作流程、協助辦理各種手續、聘請工程監理,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并安排專門人員全天候靠在現場,提供技術指導。去年,王格莊社區順利完成回遷,為我市農村社區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繼續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共實施建設社區項目26個,其中8個社區完成群眾回遷(部分完成土地復墾),4個社區已具備回遷條件,10個社區主體工程完工,正在進行室內外配套安裝及裝飾裝修工程,3個社區正在進行主體框架施工。
市建設局村鎮辦工作人員表示,絕大多數社區項目基本達到建設實施方案的進度要求,各社區正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工程按期竣工、群眾按期回遷、舊村按期拆除、土地按期復墾。
鄉村變靚 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如火如荼走進龍港街道興隆莊村,道路寬闊、房屋整齊、樹木成行,讓人很難將之與農村聯系起來。隨著市建設局村鎮辦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工作的穩步推進,細心的市民會發現,我市不少村莊都變得如城區般干凈美麗。
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工作面廣、線長,工作中不易銜接,沒有全面整體規劃做指導。村鎮辦不等不靠,按照省里和煙臺市關于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意見,對全市村莊進行調研,制定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實施意見,使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
村鎮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年內,尚未進行村莊整治和整村改造的村莊將基本整治改造完畢,平均每年整治200個左右。去年,村鎮辦協同市農工辦、考核辦共同制定村容村貌整治考核辦法,將該項工作列入全市崗位目標考核內容,目前各鎮街區已開展村莊整治工作,全市村容村貌整體發生明顯改變。
鄉村變靚了,市建設局村鎮辦不驕不躁,認真學習示范鎮、重點鎮建設的相關政策,結合我市實際,積極參與“百鎮示范活動”,努力打造省、市級示范鎮。經過不斷努力,去年,諸由觀鎮被評為“省級示范鎮”,轄區群眾可爭取到更大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俺們鎮道路寬、綠化好,住在這里跟城里人沒啥區別。”提及此,諸由觀鎮中際軒和苑的張先生語氣里滿是自豪。
“目前,北馬鎮、石良鎮正在申報省級示范鎮,我們將以示范鎮建設為契機,帶動全市小城鎮建設更好、更快發展。”村鎮辦負責人表示。
房屋確主 村鎮房屋確權登記日益規范昨日,記者在市建設局村鎮辦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為蘭高鎮一村民耐心講解房屋產權登記流程。“大叔,回去后還有不明白的直接到鎮上咨詢就行,不用跑這么老遠。”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村鎮辦負責東城區、西城區、南山、東海、新區以外,各村鎮房屋產權登記工作。為了方便群眾,該部門在負責區域內的各鎮(街區)政府設立了專門的村鎮建設辦公室,負責辦理房屋產權登記的一切前期準備工作,免去群眾奔波之勞。
隨著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推進及群眾物權意識的增強,近年來,房屋產權登記工作量不斷增大,市建設局物業辦不斷加強工作人員為群眾辦實事的服務熱情和技能,每月組織工作人員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理論水平和業務辦理能力。社區建設項目、示范鎮項目、房屋產權登記……村鎮辦工作繁雜,但每位工作人員都嚴格要求自己,熟悉各項業務知識,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保證第一時間為群眾解決難題。據統計,上半年共辦理村鎮房屋產權登記1200余件,房產抵押登記64件,答復群眾民生在線咨詢40件,得到群眾廣泛好評。
“本月1日起,房屋產權登記告別了一直以來的手工登記、手工查檔,實現了數字信息化。”村鎮辦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將使房屋登記工作更加便捷、規范、透明,有效防止房產交易造假等不良現象發生。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