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工塑料杯到發明機器人,從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到獲3項國家專利、32項實用新型授權專利的規模企業,藍牙數控裝備有限公司一路乘勢而上,始終走在行業前沿。輝煌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該公司創始人王建鵬敏銳的洞察力。
王建鵬是招遠人,自幼家境貧寒,而父親的去世,讓剛滿18歲的他早早扛起生活的重擔。從1981年來到龍口,王建鵬燒過磚、打磨過石頭、當過維修工人……1995年,王建鵬攬到了一個加工塑料杯的生意,賺下了20多萬元,成為他創業路上的第一桶金。
能吃苦但不蠻干,有抱負但不盲目出手,王建鵬在創業路上越走越順,生意興隆。當時,塑料袋上的拉扣很多人都不屑于生產,而王建鵬抓住了這一商機,著手研究小拉扣生產機床,不僅賺了錢,而且開創企業自主研發產品的先河。
2008年,藍牙數控裝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最初,公司以生產五金工具為主。生產過程中,他發現普通機床設備集成化程度低,而高性能、高精度的先進設備在國內不好買,且進口的又特別貴,這時,他決定自己研發高精度機床。
引人才、抓科研,王建鵬不斷升級機床技術,逐漸將產業重心轉移到機床制造業,成為行業的后起之秀。2009年,企業普遍出現用工荒。眼光敏銳的王建鵬先人一步,萌生發明機器人的想法,而這個想法也很快開始付諸于實踐。“研發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機器人的精確度問題。”王建鵬說。按照有關標準,機器人作業時的精確度不能超過0.84微米,為解決這一難題,王建鵬聘請了山東大學、山東機械設計院多位專家參與研發。經過3年多的努力,第一臺符合標準的機器人成功下線,并于當年獲得山東省首屆機器人大賽“優秀作品”獎。
研發沒有終點,取得成功后,王建鵬繼續進軍高端設備。今年初,該公司自主研制的“SKCX100立式數控銑車復合齒輪加工機床”正式下線,經國內高層次專家組鑒定,該項目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填補國內空白。
在王建鵬看來,與時俱進的技術水平至關重要,不斷創新的銷售方式也舉足輕重。在全國各地參加展會時,王建鵬留心觀察他人的銷售方法。今年3月份,他學習了寧波一家機床加工企業電子銷售渠道,成立了電子商務部,不僅創建了行業性B2B網站,躋身國內數控機床設備供應商和數控車床技術人員的最佳交流平臺,還開起了網店,除實體交易外,公司嘗試B2C經營模式。
【龍口新聞】洞察力造就科技“先行者”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龍口網 » 【龍口新聞】洞察力造就科技“先行者”
標簽:新聞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