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圓璧張家村牌坊往東走大約200米,路北一處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嶄新廠房映入眼簾,這是村里投資70多萬元于今年3月中下旬完工的土地開發項目,目前已被一家玻璃廠租賃,每年能為村集體增加收入4、5萬元。與圓璧張家村相仿,龍港街道不少村居通過盤活固定資產,采取筑巢引鳳的方式,助推租賃發包成為村集體創收的主要渠道。
利用閑置土地 租賃經營創收
龍港街道各村居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此,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著力尋找村級經濟增長點,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走致富道路?!鞍验e置的土地建成廠房,租賃給企業,成為我們村集體創收的主要來源?!眻A璧張家村黨支部副書記張樹國告訴記者,該村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鼓勵利用閑置土地興建廠房,自己投資“筑巢錢”,完善基礎設施,引“鳳”前來入駐。目前,該村已租賃給入駐企業2萬平方米廠房,每年為村集體創收100余萬元。
興建商鋪、農貿市場、沿街樓,實現以場地生財、以區位聚財,獲得物業租賃收入同樣也是海岱仲家村創收的主要來源。2002年,該村黨支部書記仲躋波和新成立的村“兩委”班子籌借了15萬元,建起一個集貿市場,吸引不少外地人員來此租賃店鋪做買賣。還與開發商合作開發了碧海花園,這是一個集居住及商業用房為一體的社區,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兩個項目于2005年全部建成,當年就讓村集體有了1000多萬元的收入,之后,這里每年都為村增加集體收入30余萬元。
盤活集體資產 實現保值增值
記者采訪中得知,龍港街道不少村居有許多閑置資產和簡易的廠房,為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資源在保值中增值,為村集體提供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村居通過項目建設和村級自籌資金進行改造,盤活固定資產發展租賃經濟,提高租金來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在近幾年附近企業庫房緊張之時,大牟家村“兩委”抓住時機,將以前村企閑置下來的廠房和倉庫進行改造再利用。通過完善內部器具設施,使閑置廠房和倉庫的功能得到提升,同時,改造外觀,使其面貌煥然一新。另外,投資400萬加蓋了2處共占地12畝的廠房,與之前經改造完善后的廠房一起,形成“群居”效應,吸引葡萄酒廠、食品加工廠、建筑公司等企業前來大規模租賃,每年為村集體創收130余萬元。鄒劉村投資數十萬元將汽車西站旁的鄒劉公寓進行了改造,提高了公寓居住標準,并對外進行租賃,為村集體創下一筆不少的收入。
【龍口新聞】龍港街道村居發展租賃產業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龍口網 » 【龍口新聞】龍港街道村居發展租賃產業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