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煙臺龍口市衛生局在全市一級醫院率先啟動“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方式改革試點工作。全新的服務模式堅持“以病人為中心”,進一步改善了服務流程,為更多的病人開通了生命“綠色通道”,確保病人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安全有效治療。
看病先不交錢可在出院結算
3月13日,在龍口市東江衛生院的結算窗口,東江街道北智家村的張兆林正在交住院費用。張兆林今年54歲,日前因為鞘膜積液住進醫院進行手術。“住院12天,藥費、手術費等一共花了4700元,提前沒交押金,出院時候算賬,去了報銷的錢,就交了999元!”張兆林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往要做手術,起碼要先湊上5000元才敢住進醫院,這在很多農村居民家里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今有了“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龍口市東江衛生院院長金鵬告訴記者,“先診療后付費”政策讓很多患者受益。就拿張兆林的例子來說,以往住院的話,需先交押金,然后辦理住院手續,出院時候多退少補。現在,患者在辦理住院手續時,憑本人相關證件與醫院簽訂《住院治療費用結算協議書》后,即可享受“先住院、先檢查、先診療”,無需交納住院押金。患者辦理出院手續時,只需向醫院支付醫保(新農合)報銷后個人承擔的部分費用。對部分確因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可約定延期或分期還款期限。對家庭特別困難、確實無法支付醫療欠款的,憑有關證明由院長提請院委會研究同意,可給予適當減免。
記者了解到,方案中明確“先診療,后付費”優惠政策適用于以下患者: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鎮居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三無”病人(無姓名、無住址、無陪護人)及病情嚴重需采取緊急醫療措施救治的急癥患者。
政策實施半年沒有惡意欠費
先診療后付費實行前,試點醫院都擔心有患者惡意逃單。金院長告訴記者,先診療后付費實行半年來,龍口市東江衛生院有百余病人享受先診療后付費,結算時去除報銷的花費大都在1000元左右,目前沒有人逃單。而且相比以往來看,住院的數量有所增加。
“患者每天的花費都有一日清單,患者出院前1—2天內,我們還要向患者及家屬告知其住院期間的大體花費和個人應承擔的大致數額,以備患者籌措住院費用。”金院長告訴記者,鄉鎮醫院本來費用就低,又給出患者這么長時間籌措資金,所以一般不會發生惡意逃單。
記者從龍口市衛生局了解到,該政策實施半年多,全市范圍暫時沒有惡意逃單現象。同時,為有效防范惡意逃費、賴賬、欠賬等現象的發生,各家醫院已經建立醫院信息系統與新農合信息系統的對接機制,嚴格審查患者各種證件,確保登記信息準確詳實。
“新農合聯網后,只要患者在一家醫院沒有交齊住院費,就會進入系統的不誠信名單,再去別的醫院,也無法享受報銷待遇。”
惠及千余患者改善醫患關系
作為一項有益于患者的民心工程,龍口市衛生局對此給予高度重視,組織衛生院負責人多次召開專項會議,對推廣這一做法提供了強有力支持。專門出臺了實施方案,督促各醫療機構制定了實施細則和工作流程,確保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該市各衛生院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政策培訓,使每個醫務人員充分認識“先診療、后付費”診療服務模式的重要意義,通過多種形式向群眾宣傳新型診療服務模式的基本流程,使這項惠民政策家喻戶曉。市衛生局不定期對各醫療機構開展“先診療、后付費”工作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
龍口市衛生局醫政科科長劉海濤表示,實施“先診療、后付費”不僅是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有效措施,也是一種對患者的信任。鑒于該市醫療資源總量較大,現階段全面實施條件還不成熟,龍口市衛生局按照分級分類、穩步推進的方式推廣,在衛生院率先試點,經過探索總結,項目實施順利,積累了初步經驗,下步將繼續擴大受益人群范圍。
截至目前,“先診療、后付費”制度共有1368名患者受益,累計墊付醫療費用524萬元,無一例惡意拖欠住院費用者,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改善了醫患關系,提升了醫院的服務質量,提高了病人滿意度,取得了人民群眾得實惠、醫療機構得發展、黨和政府贏民心的效果。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