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區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動力,以躋身“國家級園區”為契機,以建設“實力園區”、“幸福園區”、“生態園區”為統領,以發展臨港產業、建設臨港新區為定位,以項目建設為主線,牢固樹立“以港興區、港區互動”的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突出重點,埋頭實干,竭力開創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新局面。2013年,確保臨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700億元,港口吞吐量完成6800萬噸、力爭突破7000萬噸,綜合位次在全省省級開發區保二爭一。
一、堅定不移地抓港口建設,在打造港口核心競爭優勢上實現新突破
1、抓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深水泊位建設,適應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年內,屺坶島港區4號15萬噸級泊位、龍口港20號2萬噸級、27號15萬噸級、28和29號10萬噸級通用泊位投入使用,新增港口吞吐能力3000萬噸以上。啟動屺坶島港區3、5、6號15萬噸級泊位建設和龍口港4個10萬噸級泊位前期準備工作,為打造億噸大港夯實泊位基礎。快速推進中海油物流基地二期2個5000噸級泊位建設和勝利船舶中心泊位改造工程,有效提升基地型碼頭的后勤保障功能和綜合服務能力。
2、抓集疏運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綜合運輸體系,提升集疏港能力。確保10萬噸級航道拓寬工程5月底前投入使用,滿足7萬噸級船舶雙向(乘潮)、10萬噸級船舶(乘潮)與2萬噸級船舶同時進出港通航需求;年內,設計疏港能力1.2億噸的疏港高速全線通車,極大緩解城區通行壓力;香馳糧油大豆輸送廊橋5月底完工,港口大豆疏港能力提升到1200噸/小時;快速推進羊口港一期、青州無水港二期、東營港1、2號泊位、濱州西港等喂給港建設,年內轉水業務量達到300萬噸以上,打造渤海灣區域的轉水大港,確立龍口港在渤海南岸核心港口地位。
3、抓港口依存性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年內爭取齊旺達集團、清源集團、藍帆集團罐區項目落戶港口,實施好遠洋石油成品油罐區等一批罐區工程,年內新增倉儲能力30萬立方米;加快推進北大荒糧食倉儲物流和香馳集團糧食物流項目,助推龍口港糧食品牌物流鏈快速發展;扶持龍達木業在做大做強木材貿易的基礎上,加大投入,沿產業鏈向木材精深加工和高端產品拓展;完成香馳大豆深加工、永暉能源洗煤兩個項目的基礎設施配套工作,確保香馳糧油6月投入生產。
4、抓重點工作推進。強力推進客滾航線復航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港口岸線碼頭資源,發揮好區位優勢,推動客滾業務航線的恢復。密切跟蹤保稅物流中心審批最新動態,抓緊完成公司注冊,同步做好土地資源儲備工作,加大對上爭請力度,為港口發展打造新品牌,提供新平臺。臨港物流園在列入全省26個重點服務業園區的基礎上,按照“兩港兩線四分區”的空間布局,整合陸路、海上、保稅、分銷物流資源,加快發展,確保列入首批半島藍色經濟區特色海洋經濟園區。
二、堅定不移地抓項目建設,在膨脹經濟總量上實現新突破
1、重力抓好招商引資。圍繞增強發展后勁,集聚發展潛力,以“四新一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為導向,依托骨干企業、優勢產業和港口優勢,加強與世界500強、跨國集團、大型央企的合作,力爭龍頭型、鏈條型、高端型、終端型大項目落戶。對高端混凝土泵車制造、海上油氣裝備制造、永暉能源專用泊位等重點在談項目,做到一個項目一套班子,全力以赴搞好跟蹤落實,年內力爭簽約落戶4個以上投資過億元的大項目。
2、重力抓好項目建設。緊緊圍繞項目建設這一中心,重抓投資額大、拉動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大項目、好項目,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切實把開發區打造成全市“藍色經濟”的增長極和臨港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對于隆基制動器總成支撐件、中宇熱管理系統、恒通物流倉儲基地等4個投資過億元的計劃新開工項目和香馳大豆深加工、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制造、龍口港3×5萬噸級泊位工程建設等6個投資過億元的續建項目,傾力幫扶協調,破解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村企關系、建設手續、基礎設施配套等問題,確保無障礙推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引導龍礦、興民、隆基等龍頭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提升裝備水平,搶占產業高端,實現內涵式增長與外延式擴張并舉。項目督導上,實行倒排工期,表格式管理,層層落實責任,加快進度,力爭早完工、早投產、早見效,確保完成項目投入20億元以上,通過大項目、大投入促進大發展,不斷增強對區域財力的可持續貢獻能力。
3、重力抓好“企業再造”。在全區篩選確定10處骨干企業和10處成長性企業,予以重點培育。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在發展空間、基礎設施配套、勞動用工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全面提升骨干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為全區經濟貢獻更大份額。對成長性企業要悉心服務、激發潛能,用心提供個性化服務,打造成長與發展的環境,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財源增長點,年內確保新增規模以上企業4戶以上,新增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6戶,新增地方級稅收過千萬元的企業1戶。充分利用好資本市場平臺,加大對企業上市的指導、幫扶力度,確保4月底前隆基機械非公開增發資金到位,年內力爭恒通物流通過證監會審核,同時推進好道恩高材、龍福油頁巖等企業的上市工作。
三、堅定不移地抓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在改善城鄉環境上實現新突破
1、高標準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和集疏港運輸體系,年內投入1.3億元,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重點是1月底前,完成和平路地下管線敷設;6月底前,配合完成和平路路面建設改造工程;9月底前,完成電廠南路西段、八里沙河沿海路道路改造工程;完成環海北路、環海南路、和平北路等道路路燈安裝改造工程;年內,完成環海北路和環海中路連接線等道路的人行道、綠化等附屬工程。同時,配合做好龍煙鐵路和港城大道西延征地工作。
2、高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圍繞“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目標,樹立精品意識,按照“統一規劃、連片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積極推進舊城改造和城區開發建設工作,著力完善三產服務設施,提高城鎮化建設質量。2013年,重點推進星海國際、海岸華府等小區10萬平米的開發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同時,要充分發揮好規劃部門的指導引領作用,吸引綜合實力強的國內外開發商參與城區改造、商業開發,以帶動全區第三產業的優化升級、繁榮發展。年內,要完成紅光三區拆遷工作。
3、高效能加強城市管理。把城市管理工作作為提升群眾滿意度,改善城區面貌的重要抓手,以精細化、標準化為目標,充分發揮機械化作業的優勢,立足建立長效化工作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深入開展好大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加強對市民的宣傳教育引導,努力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的氛圍,認真解決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擺亂占、亂貼亂畫以及車輛撒漏、港區揚塵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抓好環衛保潔、垃圾集中清運、中轉站運行等工作;扎實做好城區綠化升級改造及園林綠地管養;及時做好路燈、破損道面、破損人行道等市政設施維修維護等工作,達到“河清、路潔、村美”的目標。繼續加大對西城區違法用地整治力度,確保不發生違法用地現象。同時,要積極做好對農民工工資發放工作監督、監管措施的制訂和完善工作,加強對建設、施工單位的管理,理順工資發放程序,確保不發生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
四、堅定不移地抓社會管理工作,在生態園區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1、突出抓好安全生產。以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提升年”為抓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加強工業危化品生產、海上工程建設、建筑施工、煤礦、漁業生產、森林防火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管理,杜絕安全生產事故。深化安全社區建設,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自救互救能力。年內,非高危中小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教育培訓覆蓋率要達到85%,非高危30人以上企業按規定自主開展全員安全培訓率達到90%。要認真開展應急演練活動,確保非高危企業至少演練一次、高危企業至少演練兩次,進一步提升應急救援處置能力。
2、突出抓好節能減排。要繼續加大耗能、耗水大戶的節能節水改造和管理力度,年內完成百年電力2臺機組脫硝改造,確保約束性指標持續下降。適時啟動省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進一步降低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提升園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突出抓好軟環境建設。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服務體系,不斷提高主動服務水平。深入實施“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動,通過走訪調研、座談溝通、召開協調會、現場辦公等方式,盡最大努力及時地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和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開辟綠色服務通道,全面落實限時辦結和全程代理制,企業通過網絡、電話、傳真等方式向區企業效能服務中心求助后,區效能服務中心以督辦單形式落實到相關部門,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設立重點項目、重點工程、重點工作、企業服務四本臺賬,全面加強節點控制和督促指導,確保項目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推進,企業能在最滿意的環境中發展。
龍口經濟開發區黨工委
龍口經濟開發區管委
2013年2月27日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