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央企,布局清潔能源產業,為工業轉型升級注入持續動力;實施節能技改,鼓勵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助力全市可持續發展……今年以來,我市在“生態龍口”建設方面打出的一系列組合拳,正促成全市經濟進一步轉方式、調結構、增創發展新優勢。
通過政策驅動、園區推動、項目帶動,我市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全力促進工業集約發展、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我市先后實施百年電力3號、6號機組整機優化、南山鋁業鋁合金熔鑄生產線工藝系統優化、叢林鋁材輕量化汽車用大型結構鋁合金型材技術改造等一批節能技改項目。根據上級淘汰落后產能政策要求,淘汰項目8個,關閉落后產能企業5戶。
建設生態龍口,做好山清水秀的文章,就要在規劃中同步考慮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為此,我市依托開發區、高新區、諸由工業園等工業園區,將全市劃分為禁止建設區、限制建設區、適宜建設區、已建設區等四類管制區域,推動產業向園區聚集,項目向園區集中,通過集中集約集聚發展,改變相對粗放的發展模式,努力形成空間布局合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我市還設立節能減排專項引導資金,鼓勵支持創新型、節能型企業發展。對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開展節能、節水、節材改造的企業給予不同程度獎勵。先后實施龍福油頁巖煉油和油電聯產、振龍生物沼氣發電和沼氣提純生物天然氣綜合利用、恒源生物余熱尾氣利用等循環經濟和綜合利用項目,百年電力、龍礦集團、叢林集團先后被列入省重點循環經濟企業。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城市發展環境,已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1年以來,我市新增造林面積7.1萬畝,封山育林4萬畝,林地面積達到75.2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4.5%,林業生態建設空間不斷拓展,為全市人民創造出一片綠色新天地。
污染少了,河道清了,山水綠了,龍口的生態優勢不斷積累。于是,立足龍口生態基礎和資源優勢,按照“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思路,我市加快推進旅游業、現代農業等專項規劃,在發展生態工業的同時,著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升生態經濟的規模和層次,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又一個亮點。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