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19時24分,家住龍口東萊街道的王某電話報警稱:在龍口市港城大道食品公司站點,一輛二輪摩托車與一輛自行車相撞,致騎自行車人受傷,肇事后,二輪摩托車逃逸。
接到報警后,龍口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民警迅速到達現場展開調查。由于當時正值大雨天氣,傷者自行車已被家屬移動,現場并未發現有價值線索,只有當事人反映肇事車輛為“441”的紅色二輪摩托車。經民警連夜網上查詢,迅速鎖定一輛車牌號為魯FM*441的二輪摩托車有肇事嫌疑,車主登記人是徐福鎮孫家村孫某。經民警深入孫家村調查知,孫某一家并不在村住,而是住在北皂前村。民警又驅車到達北皂前村,通過走訪村委得知暫住人口中確有此人,但常年不回村里。龍口交警領導與偵辦民警一起深入分析案情,確定下步偵破方向還是要圍繞車主活動軌跡,務必先將車主找到。按照這一思路,民警再次到達北皂前村,經一天的艱苦走訪后得知重要線索:孫某在龍口電廠上班,于是民警立即來到其所在單位,找到此人后,孫某稱自己名下確有該摩托車,但該車是家電下鄉政策時,孫某妻子的朋友借孫某戶口本去買的。民警經詢問孫某的妻子得知,該車實際車主為張某。于是民警連夜趕赴張某住處,但張某并不在家。民警隨后多次到張某的居處走訪調查。8月2日,在民警強大的偵查攻勢下,張某迫于壓力在家屬的陪同下到肇事處理中隊投案,并對當日駕駛摩托車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為供認不諱,張某悔恨的說:“以為摩托車的車牌不是我的名字,警察就找不到我了”。至此該逃逸案件成功告破。
此案的成功偵破告慰了傷者,展示了龍口交警過硬的業務技能和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同時震懾了犯罪,體現了法律的公平正義,在社會中產生了良好的反響。8月6日,傷者家屬一行十余人手舉錦旗及感謝信來到龍口交警大隊肇事處理中隊,對民警經不懈努力成功告破此案表示由衷地感謝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