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項目不斷落地、農民收入日益增加、環境整治喜見成效……在石良,圍繞工業膨脹、農業增收、群眾幸福的發展目標,一場氣動山河的轉變正在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近日,本報“春滿龍口 美麗富強”大型系列報道采訪組來到石良,切身感受我市這一東部重鎮時不我待、奮發向上的蓬勃之氣。
企業集群抱團出擊 高端項目紛至沓來
6月24日上午,石良鎮政府駐地三明水產公司擴建項目建設工地,建筑工人頂著烈日緊張工作著。
鎮紀檢書記吳其發告訴記者,三明水產擴建項目計劃投資6000萬元,主要為技術改造和擴大生產規模。目前,鍋爐房、倉庫、殺魚車間已全部完工,低溫冷庫開始建設,預計10月底完工。建成后,冷庫的儲藏能力將增加4000噸。
今年以來,石良鎮按照“南部生態板塊、北部商貿板塊、中部工業板塊”的總體發展思路,著力做強汽車零部件、海產品加工、農產品加工儲藏和旅游觀光產業,引導骨干企業定位高端、選準項目、大干快上。目前,大洋冷風庫、三明水產擴建、云峰水產技改、威龍酒堡和威龍氣調庫、張裕頂端葡萄基地二期六個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龍湖攝影基地、韓國成宇通商株式會社與龍口市大洋食品合資的龍口東美水產、雙T板生產、煙臺恒基建設工程材料公司投資建設的LED燈、龍口鑫銘公司投資建設的高端鋁型材、華電龍口風電、旭鑫機械與韓國錫和集團公司合資的鋁復合脫氧劑制造等項目也在緊密接觸洽談中。
當下的石良,企業集群共同發力、你追我趕,發展態勢強勁。截止6月底,全鎮完成項目投入9700萬元,同比增長113.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8.8億元、增長23.3%,利稅5.6億元、增長23.9%;出口創匯10532萬美元,增長32%。
新型農業層出不窮 強村富民大步跨越
威龍生態葡萄基地,沿王屋水庫東岸綿延開來,3.6萬畝葡萄園依山傍水,綠意盎然,與煙波浩渺的水面構成一幅風光旖旎的山水圖畫。
鎮人大辦公室主任徐茂良介紹,威龍葡萄基地通過社員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組建興龍葡萄專業合作社,吸納農戶4556戶,建立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依托威龍公司技術研發中心和資金支持,先后投資3.7億元,按照創建一流綠色、有機農業標準化基地要求,對山水林田路進行全面綜合開發整治,變分散種植為集約管理、變傳統生產為現代經營,推進綠色農業發展,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基地年可產葡萄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社員人均收入2-3萬元。
緊鄰威龍葡萄基地的張裕頂端葡萄莊園二期建設項目也在順利推進。張裕頂端葡萄莊園共涉及7個村近萬畝土地,吸納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基地工作,人均增加近千元收入。村集體通過獲得土地差額補償款,每村每年增加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目前進行的二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整修農路1萬米,修建橋涵50座,新上高壓輸電線路5000米,新建變電室4座,同時完成120萬株葡萄栽植工作。
今年來,石良鎮圍繞“強村”和“富民”兩大主題,立足當地特色,發揮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以“新品種、新模式、新市場”為主導的新型農業,分門別類地制定發展規劃,在全鎮確定了14個強村富民工程,其中豐儀小米基地、臺上魚蝦養殖等資金投入高、帶動力強的增收項目投入運作后進展順利。
民生實事落到實處 生活提升百姓歡樂
近日,革命老區黃城陽村又攤上喜事了,家家戶戶都喝上了純凈水,老少爺們的臉上堆滿了笑。
村黨支部書記姜文祥稱,上純凈水共投資7萬多元,使全村1300多人受益。“以前喝自來水,泡的茶就是沒純凈水香,真沒想到咱這山溝溝里的也能跟城里人一樣喝上純凈水。”村民姜寶增感慨地說。
今年,石良鎮將提升群眾生活水平,增強百姓幸福感作為民生辦實事的著眼點。全鎮村級層面,每村至少確定3件以上民生實事,鎮里對67個村確定的214件民生實事進行備案公示,并將民生實事辦理情況納入村干部干事創業考核。截止到目前,共硬化道路6.2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34盞,改造自來水管網4500多米,累計投入資金570多萬元。
在鎮級層面,該鎮圍繞教育、衛生、交通、水利、便民服務等公開承諾為民辦理8件民生實事。其中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突出抓好衛生綜合管理。截止到目前,駐地和沿線新上地埋式垃圾箱32個,新增駐地全日制保潔人員10人,新購垃圾清運車3輛、垃圾收集車13輛。通過改變清運模式、隨機督導考核、完善獎懲機制等有效措施,實現環境衛生管理的規范化和常態化,從根本上提升了村容村貌。
綠樹環繞、鮮花盛開,在韓莊村,十幾個花壇妝點了村內環境。村黨支部書記肖茂儉告訴記者,村莊大環境整治美化了環境,也改變了老百姓的生活,“村莊美了,好的生活習慣養成了,這日子過起來也更舒坦啊。”
與此同時,黃水河污水管道鋪設、平里院河河道整治、中心幼兒園建設、中小學校舍改造和便民服務中心等民生實事,均按計劃順利推進中。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