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穿著,憨厚而親切的笑容,眼神中透露著一股堅韌,他就是馮元亭,煙臺龍口市東萊街道南巷村一位普通農民。提起他,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敬佩他在遺體捐獻書上寫下的那鄭重的一筆。
近日,記者走進南巷村,見到了72歲的馮元亭。說起捐獻遺體,馮元亭一臉的謙遜,“這沒啥,人死了一把火燒了就啥都沒了,還不如把遺體捐出去,能救一個是一個。”老人樸實的話語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在農村,逝后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馮元亭想到捐獻遺體,還得從村里評選“六好老人”說起。去年底,在南巷村一年一次的“六好老人”評選中,馮元亭高票獲選。善良而樸實的他在高興之余,卻多了樁心事:“村里對俺們這么好,有吃有玩還有零花錢,如今又給了俺這樣的榮譽,俺應該做點啥呢?”
正當馮元亭犯愁時,今年初,他和老伴陳秀芝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遇車禍去世后,將遺體捐出救了5個人。馮元亭突然意識到捐獻遺體是這么大的善事,他立即跟老伴說:“我也把遺體捐了吧。”沒想到老伴當即就同意了,并且帶頭在遺體捐獻志愿書親屬欄上簽了字。她說:“人家救了5個人,咱能救一個也行呀!”
老兩口一拍即合,興沖沖地將這件事告訴了兒女,剛開始時卻遇到了阻礙。二兒子馮建秋說:“起初我接受不了,不過后來想通了,這是好事,也是父親的心愿,還是要順著老人的心意。”隨后,馮元亭在村“兩委”幫助下,與紅十字會取得聯系,簽訂了遺體捐獻志愿書。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