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龍口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對接、公共服務一體共享及城鄉文明一體創建步伐,積極培育富民新產業、打造人居新環境、營造農村新民風,農村環境不斷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龍口市將城鄉一體發展作為建設生態文明鄉村、改善農村條件的重要舉措。龍口市堅持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根本途徑。去年以來,該市累計開工新型農村社區41處,搬遷改造村莊95個,總建筑面積達450萬平方米,可容納4.7萬戶、15.8萬人。與此同時,對基礎條件相對薄弱的山區或邊遠村莊,該市重點強化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全力打造“5分鐘便民服務圈”,讓群眾享受到便捷的服務。
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還農村綠水青山。今年以來,該市按照“村級分類收集、鎮級清運壓縮、市級轉運處理”的模式,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居住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龍口用在城鄉垃圾一體處理上的投入達8000多萬元,在農村新建了垃圾壓縮中轉站16處、地埋式垃圾箱525個,配置各類運輸車、人力收集車3600多輛,建立起3700多人的專職隊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保潔員每天負責從群眾手中將垃圾收集到垃圾箱里,鎮里清運隊伍將垃圾箱中的垃圾運送到中轉站壓縮整理,最后由市環衛處運往龍口市鳳凰山垃圾處理場作無害化處理,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垃圾污染的問題。
農業生態基地建設助民富。總面積1.6萬畝的馬藺耩原本是該市一處荒山,龍口采取“農、林、牧、漁”種養循環的經濟模式,培育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讓綠色“生金”。經過幾年努力,馬藺耩先后建成綠色無公害養豬、有機櫻桃、桑椹科技開發等多個生態農業示范園,昔日的荒山薄地正逐步成為現代生態園、觀光園、養生園和致富園。通過綠色生態農業建設這種模式的帶動,目前該市已培育發展綠色草莓、有機大蔥、有機葡萄、有機蘋果、綠色大姜、無公害韭菜等一批生態農業基地,有101個產品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6個產品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有效提高了農產品的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
如今的龍口大地山青水秀、村潔景美,處處洋溢著健康文明、幸福祥和的氣息,涌動著加快發展、創新超越的激情,生態文明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龍口新聞】龍口市鄉村踏上生態文明路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龍口網 » 【龍口新聞】龍口市鄉村踏上生態文明路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